闽藏协奏山海歌 唐卡漆画相映红******
藏族青年画师仁青郎加(右一)在自己的工作室指导学徒创作唐卡漆画作品。
唐卡漆画作品《天路》仁青郎加作
唐卡漆画作品《白塔桃花风景图》阿旺曲扎作
在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大力支持下已建设完工的昌都唐卡漆画基地。(本文配图由昌都市文化局提供)
跟随福建省艺术馆艺术创作部副主任何肃先,记者走进一个面积超300平方米的大厅。这是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的文创展示中心——唐卡漆画展陈大厅,也曾是开展培训的“教室”。四周桌子上,一幅幅大小不一的漆画摆放有序。看着这些画作,这名福建援藏干部瘦削的脸上难掩骄傲。
走近一幅画作细看,宽近1米,高足1米有余,画面是雪山,蛋壳、漆料等多种原料在画布上有序排列,贡献各自的色彩,绘就了一幅高原特有的日照金山景色。据何肃先介绍,这是这期新参加培训班的画师创作的。
参加培训的唐卡漆画画师,大多是昌都从事唐卡创作中的年轻一代。在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唐卡漆画在昌都落地生根4年有余,先后已有160多名本地画师参与其中。
从一个人开始的绘画之路
唐卡,指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福建漆画,则是从依附于工艺美术脱胎成为纯艺术的架上绘画形式。在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的努力下,它们融合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唐卡漆画。
7岁开始学习传统唐卡,青年画师仁青郎加被称为唐卡漆画的“第一人”。出身唐卡世家,仁青郎加从小就在父辈绘制的唐卡下牙牙学语;长大后,他跟随曾祖父嘎玛德勒和父亲曲英江村一笔一笔地学习绘制唐卡。
2018年,在昌都市文化局的委派下,仁青郎加来到厦门,参加了福建省艺术馆在厦门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漆画高级研修班。那是他第一次与漆画相识——“怦然心动!”哪怕时间过去许久,他依旧记得自己第一次看见漆画的心情。那时,他的内心如触电般闪过一个念头:“这些东西如果拿来画唐卡,会是怎样?”
“出生地”相距千里,唐卡和漆画两种艺术形式有许多不同。福建省青年画院特聘画师朱莉燕介绍,从颜色来说,唐卡用的是牛骨熬的胶,而漆画用的是漆树的汁液,唐卡偏亚光,漆画更明亮;在绘画语言上,唐卡主要采用渲染、叠加的手法,而漆画则侧重研磨、黏贴、镶嵌等技法。
然而,不同之间孕育共通,差异之中存在互补。据朱莉燕介绍,漆画的技法,会让唐卡在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和材质对比感上有更丰富的展现,借用漆的元素,唐卡材质变得更高级,表现也更精美。
福建美术馆馆长邱志军认为,唐卡漆画的出现不是简单的“跨界”或是工艺创新,而是一种当代美学的主动选择,它打开了艺术样式的另一扇门。
尝试并不容易。漆画的创作材料是天然大漆,过敏是漆画初学者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第一次用漆画的手法创作唐卡,仁青郎加需要跟大漆打交道,因为过敏,他的双手肿得无法弯曲,脸也肿得通红。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克服了过敏反应,创作出自己的第一幅唐卡漆画作品。
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与肯定
在福建学习的过程中,仁青郎加又完成了自己的第二幅作品。“第一次创作唐卡漆画,画作显得很稚嫩。第二幅作品经过认真打磨,唐卡漆画的融合更加成熟,我觉得可以拿出去给更多人看看了。”仁青郎加说。
这幅作品后来被推荐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乡野漆彩——中国农民漆画展”日本东京站的展出。展会现场,四周人来人往,仁青郎加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儿,一名男子来到这幅作品前仔细端详。听了介绍,他问仁青朗加:“这画出售吗?什么价格?”买下画作后,他还专门留下了仁青郎加的联系方式,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购买他的唐卡漆画。
“看来,这项创新不但有人欣赏,还有一定的市场,这或许是我可以探索的方向。”仁青郎加想。带着自己在福建创作的作品回到家乡,仁青郎加向父辈们介绍了唐卡漆画和自己的想法。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仁青郎加的曾祖父嘎玛德勒非常开明——看着仁青郎加的新作,他对这种新手法大为赞叹,对孙子的尝试也表达了支持。但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仁青郎加的创作。一些唐卡画师表示不理解:“传统唐卡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搞唐卡漆画?”
“创新手法,是为了丰富唐卡艺术本身。传承了千年的唐卡,可以有更多新门类,也能让更多人接受唐卡。”仁青郎加这样回应。有人认可,有人怀疑。仁青郎加知道,得自己先干起来,“用成绩说话”。
最大的支持来自漆画的故乡福建。听说了仁青郎加想要创作唐卡漆画,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立即找到了这个年轻人,希望以唐卡漆画为切口,推进文化产业援藏工作。
按照中组部开展“小组团”援藏工作的要求,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同福建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艺术馆和昌都市文化局组建“唐卡漆画文化产业小组团”,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实施的农民漆画艺术精准扶贫模式推广到昌都,培养唐卡漆画画师。
做大唐卡漆画朋友圈
2019年,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春雨工程”项目之一,福建省艺术馆与昌都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第一期闽藏唐卡漆画培训班。
仁青郎加在培训班里当起了助教。学员白马次仁让他印象深刻:在实践环节,白马次仁选择了相对复杂的创作主题。为了能按时完成作品并参加展览,白马次仁每天下课后都在教室加班绘制。一天晚上两点多,仁青郎加发现教室的灯仍然亮着,他过去一看,原来是白马次仁在专注创作。最终,白马次仁在35天的培训期内如期完成了创作。这批作品后来都在昌都市博物馆展出。看着画作前的观众,白马次仁笑容满面。
作为培训班教师的朱莉燕十分欣慰,“唐卡漆画的出现,是在西藏播撒了漆画的种子,不久将会生根发芽。”
开办培训班,就是最直接的播种方式——近3年来,昌都已经开设了8期唐卡漆画培训班,越来越多人开始投身唐卡漆画创作。
如今,仁青郎加手机里有一个几百人的微信群,里面都是各地学习过唐卡漆画或者对漆画感兴趣的唐卡画师。昌都市各县的画师们在这里咨询问题、分享作品、交换订单,每天都十分热闹。“未来我们可以在昌都成立唐卡漆画协会,以体系化的方式推动唐卡漆画发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仁青郎加说。
福建援藏干部、昌都市文化局副局长李聆介绍,下一步,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将以“唐卡漆画文化产业小组团”为抓手,持续做大做强唐卡漆画文化产业。通过政府扶持、个人主动投资等方式,昌都将持续举办“唐卡漆画技艺培训班”,设立唐卡漆画工作室,培养更多融通理论和画艺的各类人才,并从中挖掘高水平绘画人才,推出一批代表性画师,创作出更多精品画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认为,福建作为漆艺大省,有着国内最为活跃的漆艺创作和经营团体。福建省艺术馆在西藏昌都开展的唐卡漆画技艺培训,既是技术输出和文化帮扶,也是一次互惠的文化交流。
闽藏协奏山海歌,唐卡漆画相映红。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共同铸就了开放包容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认为,大漆艺术和唐卡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穿越千年的“跨界碰撞”,诞生出唐卡漆画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大漆的温润、包容,与唐卡的圣洁、庄严,艺术性地融合在一幅幅作品中,就如同民族之间感情的深度融合。
雪域高原的唐卡和大海之畔的漆画相互激扬,唐卡漆画成为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这是艺术与文明的融合,更是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唐卡漆画从产生到壮大,凝聚着一批又一批福建援藏干部的共同力量,它是民族的交融,也是传承的创新。唐卡漆画相结合的艺术扶贫模式,帮助当地藏族同胞通过绘画的融合,提升扩大了销路,改变了生活方式,为他们带来了更多收入。”福建省援藏工作队领队说。(袁泉 徐驭尧)
诗贺2023年元旦******
编者按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值此佳期,野草诗社、玉坛诗书画苑的诗人挥毫泼墨,创作一批诗词楹联作品,现刊发部分佳作,以飨读者。
迎接2023年元旦
李殿仁(北京)
盛会鸣鼙再起程,又迎元旦壮豪情。
红旗漫卷江山固,沧海横流方向明。
斗转星移春浩荡,天翻地覆岁峥嵘。
同心协力运筹巧,奋发图强阔步行。
2023迎新曲
李文朝(北京)
盛会蓝图启远征,开年乘胜跨新程。
三舱建站苍穹耀,六杰会天寰宇惊。
骇浪踏平旗舰稳,妖风镇住海波平。
神来妙笔丹青手,共绘江山万里晴。
迎接新年2023
何云春(北京)
落木晨妆四季还,几番烟雨暮云闲。
羔羊卧草呑残雪,燕雀登枝逐锦斑。
万物催生泥渐暖,千帆历尽水潺湲。
繁华蕴在梅开后,一旦春来绿满山。
贺癸卯元旦
蒲润康(四川西充)
时轮虎去兔当先,腾跨新征又百年。
梅报春归云燕舞,鼓鸣潮卷巨龙穿。
神舟问月惊环宇,航母乘风颂雅篇。
万里江山披锦绣,千帆竞发向尧天。
春日山行
白双忠(北京)
一路春光入画图,长城千里护京都。
花开桃李难寻径,水落鱼龙不见珠。
村酒飘香浮绿蚁,石桥流水映黄栌。
车行时倚天台立,满目风云气象殊。
除夕花市
倪健民(北京)
水暖沧波静,云开迤逦归。
江楼连叶翠,花市涌霞晖。
百宝珠轮转,千幡紫气依。
今宵春有势,十里彩灯飞。
迎2023元旦感记(通韵)
赵青山(吉林)
多少豪情凝笔端,一元复始意无边。
回眸旧历风兼雨,品味人生苦与甜。
踏雪寻诗逢数九,临屏寄语话丰年。
时光不舍轮流替,老骥新征春盎然。
岁杪感吟(新韵)
崔健(内蒙古)
羞把时光抖散开,奚囊捋罢叹苍白。
浮云多有形而上,逝水绝无飞去来。
情未喧腾何怨酒,诗难灵动本疏才。
流霞回看夕阳晚,始信风华不在怀。
迎春曲
王海亮(河北)
覆水流光掌上旋,烟花如雨雨如烟。
积年冰雪澄心底,一岁风尘到眼前。
避疫合当西凤酒,裁诗端赖野狐禅。
好将吉语传微信,各守平安过大年。
元旦
封玉华(吉林)
雪傲寒梅春已近,宏驰骏业借东风。
叠加愿景织云锦,漫卷旌旗映日红。
岁月含芳人有梦,江天溢彩韵飞虹。
时随国运同开泰,福字临门脚步匆。
新年祈福
赵丽萍(吉林)
知春好雪接新历,专许今交祥瑞红。
惟愿国强家富有,还欣海晏日亨通。
乡人争看巡天路,客子适归倾玉盅。
稻黍丰登仓廪满,清流山系韵葱茏。
新年寄怀
卢冷夫(北京)
赋得春风早入弦,乱莺声里韵流连。
阴晴犹识乡关路,嗔喜未忘家国年。
谩道诗余情索寞,谁知雪后梦新鲜。
望中千里人无语,爱与飞花共拍肩。
迎新有感
肖正平(北京)
平生意气肯飞扬,风景无边岁月长。
嗟苦居家方忽忽,放怀题句却茫茫。
如何灾后思三载,欲向春前醉一场。
梦里东风消息到,吹新水色与山光。
迎新2023年元旦
徐章明(湖北)
一元与日共新篇,万户千家祝瑞年。
启动春风环境宇,生华和气润周全。
烟花乐舞欢而庆,美酒佳肴团更圆。
如是妙祥光景好,唯祈岁月复嘉绵。
迎接新年2023
张连玉(湖北)
京都盛会聚飞鸿,战鼓催征乘惠风。
扮就江南冰翡翠,妆成塞北玉玲珑。
新程百载红船启,原野千方紫气蓬。
最喜山村添美景,还联伙伴五湖通。
冬日听雨雷
巴晓芳(武汉)
萧萧落木楚江滨,独倚阑干自出神。
云树稀疏思过雁,舟车喧闹望归人。
轻敲雨滴催寒渐,浅染梅芽问岁频。
昨夜一声谁破梦,冬雷也为报新春。
元旦抒怀
张雷咏(武汉)
出林雏鸟向天游,欲破云烟下九州。
且读人间窗外事,常怀君子望中忧。
更宜鸿雁掠沧海,不悔霜华染白头。
再借青春三十载,无限江山竞风流。
涨渡湖新春
夏明江(武汉)
征鸿鸣碧岸,雪化草滩妍。
湿地箫吹雾,农家店响鞭。
春潮催旧浪,旭日喷新天。
绿水休渔网,旅游乐马年。
春节盼归
黄小遐(武汉)
忍把相思挤作堆,天天微信说儿孩。
年关怯问归期事,只道园中梅已开。
迎新年
何兆云(北京)
一声爆竹震苍穹,三叩高堂举酒盅。
家宴抒怀添喜悦,新年纳庆沐春风。
2023年元旦吟
吉世君(四川)
歌吟盛世续年轮,猎猎和风拂锦茵。
虎驾祥云归五岳,兔衔瑞气绕三春。
天舟对接天公赞,大宇澄清大道臻。
拨正航程挥巨笔,宏图再展九州新。
壬寅岁杪吟怀
何立新(四川西充)
三年困顿又逢春,万象葳蕤一玉轮。
秉烛尚能邀梦影,低头何处照弓身。
梅香不计严霜久,竹翠还知厚土真。
莫笑枯荷风里瘦,眼前有菊美为邻。
元旦抒怀
罗明周(四川)
丽日霞云饰晓霜,神州万里凯歌扬。
天宫聚会嫦娥喜,航母巡游四大洋。
水绿山清如画美,尖端科技国盛强。
英雄奋进新时代,世界和平共担当。
元旦朗吟
蒲瑜松(四川)
驿站神舟纳免年,东风朗润九州天。
梅开玉岭初心续,擘画宏图始志牵。
万里河山添锦绣,千秋业绩忆勋贤。
贺词辞岁新程启,遍地时英奋勇先。
元旦感怀
范文钟(四川)
举世迎新捧玉觞,寒宵卧醉鬓添霜。
人生忽悟为追梦,七彩甘辛往复尝。
新春有寄
张丽(四川西充)
三年难得自由身,怎奈瘟君几代新。
冰雪寒枝梅更俏,山河解冻早迎春。
喜庆癸卯元旦
全水宗(四川)
瑞虎声消兔问津,征途开局遇双春。
初心始志千秋旺,驿站通衢九宇巡。
贺语铿锵航向指,神州锦绣画图新。
腾飞华夏圆佳梦,一片尧天富国民。
癸卯元旦
杨凤翔(四川)
廿大宏开锦绣章,春风一路意飞扬。
瀇洋掣舰鲸波破,北斗辉星绮梦航。
遍野莺声花浩荡,盈门丽日福焜煌。
神州处处横元气,万众笙箫颂富强。
元旦赏月
曾林华(四川)
远山孤火月长明,近水高台夜寂清。
秋去冬来寒意少,疫消人聚笑声盈。
元日接福
严昭模(四川)
梅蕊迎春早著枝,声声爆竹岁更时。
山君赐福留荫去,玉兔呈祥续绘诗。
元日抒怀(中华通韵)
陈瑞瑜(四川)
冠瘟毒敛复工初,元日新桃撵旧符。
遥望神舟轻抚舰,星辰大海纵情抒。
国运开新(新韵)
潘万虎(宁夏)
铸就凌云志,明辉耀纪元。
壮怀谋盛运,妙略续鸿篇。
跃海披飞雨,乘风越险滩。
航标常在握,何惧浪淘天。
从北京饭店窗内见天安门曙光有寄
余秀玲(宁夏)
重楼迷雾破南窗,红日青天拂旦光。
一盏明灯前路指,九州举目向东方。
迎新年书怀
赵学义(宁夏)
昭苏万类贺新年,福禄祯祥国运阗。
送走壬寅收惠泽,迎来癸卯饮甘泉。
高歌俊士瘟神灭,妙境宏图社稷延。
踏雪寻梅梅朵笑,东风着意奏和弦。
喜迎2023元旦(新韵)
沙俊清(宁夏)
休言老迈便痴呆,尚有新诗待剪裁。
翠岭松涛谐韵巧,黄河春水浪花白。
欲寻旧迹风吹去,难忘慈亲梦唤来。
幸遇清平佳岁月,晚晴何日不开怀。
癸卯迎新感吟
王福祥(宁夏)
卯兔飞奔众望孚,披荆斩棘踏征途。
创新开拓兴鸿业,砥砺前行不守株。
迎新杂咏
刘虎(宁夏)
东风又剪孕梅香,公历新翻瑞雪扬。
心寄田园丰雨露,情怀史册赋诗忙。
临窗探月征程迫,倚案扶琴往事沧。
喜有金辉天地暖,心中尽染九州芳。
迎元日
张青(宁夏)
岁酒频斟试解愁,牵衣稚子慰心头。
新元伊始红梅绽,旧梦终圆瑞雪柔。
惟愿家家餐有肉,犹欣户户食无忧。
寒冬凛冽春将至,疫后陶然走九州。
新春见闻感怀
张璎涵(宁夏)
半照似弦弓,裁别万碧丛。
题诗银海卷,对饮玉风盅。
我自歌新日,谁人叹落红?
隐屈黄道里,还复翠山中。
田园之春(中华通韵)
马存玉(宁夏)
东风曼妙气温馨,杨柳枝条翠玉神。
剪韭根苗新助长,梯田冬麦老苗伸。
杏桃地埂花开俏,鸟雀林丛唱凤晨。
运转乾坤节奏快,田园生态颂阳春。
迎接元旦
谢久洪(湖北)
壬寅劲舞即声尾,展现呈功硕果屏。
昨吹东风颜露笑,今朝元旦絮飞星。
梅花朵放梅天院,喜鹊晨鸣喜报庭。
玉兔粉妆姗摆缓,疫情抹去美春馨。
新春寄语
赵云集(辽宁)
迎新辞旧寻常事,一夜东风两岁连。
爆竹方传春信息,桃符又续古芸编。
眼前岁月心中醉,窗外缤纷梦里牵。
猎猎旌旗飞到处,狂歌劲舞向明天。
贺癸卯春节
李耀忠(辽宁)
千年习俗桃符佑,岁旦如期守在家。
对酒题诗吟盛景,逢春泼墨贺丰华。
山村美味相思处,溪水深情无际涯。
世上奇珍唯一物,孝心捧出敬咱妈。
贺新春
赵德金(辽宁)
普天同庆千家乐,举国欢腾万户圆。
洒扫庭除辞旧岁,张灯结彩贺新年。
银花飞舞祥光闪,火树逍摇瑞气旋。
佳节昌欣逢盛世,江山稳固永相传。
2023新年寄情
王世金(辽宁)
月照天涯四季轮,寒中漫逸又迎春。
山河素影知行客,华夏清声伴醉人。
冬柳乘风滋翠骨,腊梅饮雪露红唇。
全民砥砺飞龙捷,致富征途局局新。
喜庆兔年元旦
庄永信(辽宁)
辞旧迎新庆卯年,吟风走笔播诗田。
峥嵘岁月留佳韵,荏苒时光赋雅篇。
寄意家山花正翠,倾情故里貌犹妍。
赏梅戏雪凝思远,盛世升平筑梦圆。
元旦感怀
陈家文(辽宁)
中枢擎帜展雄篇,经济腾飞寰宇宣。
箭载神舟月宫看,风携舰母海涛穿。
一元复始同追梦,百业兴隆共举鞭。
盛会鸿遒图已绘,立潮破浪启航船。
元旦(中华通韵)
毛桂红(辽宁)
过往旧年成故事,首开扉页又迎新。
倚栏仰望问明月,对酒当歌唱雪魂。
冬夏时光从未负,春秋文笔亦还勤。
一元复始海天阔,流彩飞霞更有神。
新年随感
曲嘉宁(辽宁)
佳节时逢雪映窗,村民贺岁笑声扬。
山川起舞弄清影,大地飞歌着盛装。
高挂红灯祥气瑞,多姿焰火彩花香。
神州上下同欢庆,丰裕家乡世泰康。
咏新年
陈金凤(辽宁)
雪韵风鸣迎卯年,人民富裕史无前。
山河锦绣神州美,岁月峥嵘大地妍。
科技扶贫蔬果翠,精优饲养肉鱼鲜。
乡村崛起留佳话,身在农庄将梦圆。
迎卯年抒情怀(通韵)
王文录(辽宁)
寅虎归山未等闲,欣逢玉兔更非凡。
红梅傲雪迎新岁,绿酒盈杯送旧年。
盛会祥风化春雨,小康甘露润桑田。
神舟十五腾云起,华夏儿孙好梦圆。
元旦感怀
李长城(辽宁)
岁月何曾老,壬寅倍觉艰。
烽烟腾海国,瘟疫扰人寰。
九域生豪杰,五洲摧敌顽。
初心从未改,力闯虎门关。
新春寄情
吴芳(辽宁)
四季轮回节有情,隆冬过后继春生。
重山放眼开新曲,积雪溶寒绕旧城。
万亩波光摇柳色,三年尘坷照湖清。
家家笑语瞳瞳日,催马扬鞭又启程。
癸卯春节
丛艳(辽宁)
寅虎匆匆隐后台,暖心玉兔扫尘埃。
烟花送走萧条去,行业喜迎繁盛回。
正值霜清红日出,欣逢风畅碧泉开。
天晴雨霁人勤奋,福祉提升康泰来。
同贺癸卯年春节
秦万力(辽宁)
宗谱高悬红烛燃,晴阳暖照舞翩翩。
春联映日家家福,柏酒迎新岁岁鲜。
赤子无忧行富路,翠流得意涌清泉。
山河锦绣人心聚,共祝神州铸梦圆。
贺2023年元旦
宋明德(辽宁)
光阴不觉又佳节,弹指七寻更岁年。
竹影松溪游古迹,琴棋诗画学名贤。
欣逢元旦亲人聚,共煮三冬吟梦圆。
时遇家乡生秀景,霜翁得韵赞桑田。
新年寄兴
师红儒(山西)
岁运新风入胜题,春山明日待攀跻。
居留画境原非梦,心远神舟已结梯。
有限寒雕清韵瘦,多情雪舞塞天低。
乡关节物足吟赏,浩思潮生人欲迷。
兔贺新年
赵丽娜(山西)
精灵玉兔报芳春,斗转天干岁指寅。
瑞雪空馀前度月,秀山不见旧时旬。
行吟世境年光好,守望乾坤景物新。
欲使雄风齐率土,琼花碧树净无尘。
辞旧迎新
林暮雪(山西)
满窗山岳纳新初,最是清江入画图。
弹指琴声丰岁曲,回眸锦色醉春都。
高松赋载千秋月,老笔书成百代湖。
万里年妆今又续,东风一缕送屠苏。
元旦
李玉莲(山西)
窗前冰挂写诗篇,天上晨霞映篆烟。
逸兴漫吟景中景,约同春信跨新年。
癸卯迎春
雪馨(山西)
春水初生宿雪开,复将暖意破莓苔。
云边放出溪山好,岸上妆成柳色回。
辞旧壬寅归远道,迎新癸卯去遗灾。
陈年旧事何须说,只待东风扫雾埃。
新岁闹春图
姜典齐(山西)
疏梅犹绽冬寒侧,黛柳斜摇翠意逢。
小草拱芽黄雀脚,尘冰裂水紫鸳雍。
组稿:何云春 李方舟
审稿:王改正 张 宁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